第二百九十七章 错失良机-《宋仕妖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看着李凤梧的背影,张杓脑海里浮现出父亲曾经说过的话。

    心里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李凤梧还记着父亲的叮嘱,如果不是他说出了那句父亲离开临安前告知自己的小词,自己也不会从犹豫不决中果断倒向李凤梧。

    卸下铜甲,尽一世苍茫,跨马枪挑落日轻纱。讨来白衣,谱一曲沧海,落笔轻书万骑奔流。

    子承父志。

    父亲没做到的事情,应该有我张杓来继承。

    你李凤梧凭什么抢了过去。

    终有一日,我要站在大庆殿的左,笑看天下臣子。

    终有一日,我要运筹帷幄,笔下千军万马听令,笔墨挥毫间,雄师北上,了却父亲心愿!

    我要证明给父亲看,给大宋天下人看,我张杓不比你大宋雏凤差,但自己并不想让李凤梧因此丧命,终究是亲戚。

    如果自己看着李凤梧被诬陷身死,今后怎么去见父亲。

    又怎么有脸再见堂姐张约素?

    旋即自嘲的一笑,貌似是自己自作多情,没有自己为之与汤思退争论,他今日也是稳赢不输的局面,反倒叫人看了笑话。

    抚了抚额头,晚上还有应付赵愭,头疼。

    自己在垂拱殿帮助李凤梧出头的事情肯定瞒不过赵愭。

    这么好一个打击政敌的机会——虽然打击不到李凤梧,但自己这种行为,落在赵愭眼里,确实有点不地道。

    不过,赵愭再不爽哪有怎样?

    自己给他述说原委便是,他若不信,那也随他。

    我张杓是那种摧眉折腰的人么……

    之后的垂拱殿之争,因光化军的骚乱是吃空饷引起的事实,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积弊,但毕竟是西府的事情,陈俊卿等人怎么狡辩都没用。

    于是以汤思退的大获全胜而终。

    至于官家如何敲打了陈俊卿、蒋芾和王刚中,不足一一言表。

    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处罚,只是代表了官家的意愿,告诉主战派,现在别给我折腾了,好好安生,等我治理好江山咱们再谈北进的事情。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