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章 與佛有緣-《拂世鋒》
第(2/3)页
??蘇望廷趕緊勸和:“老程你吃飯就好好吃,別噴得到處都是!人家長青有志向,哪像你,就圖一時爽快了事。”
??程三五被說了一句,聳了聳肩埋頭猛吃。倒是長青被道破心思,不由得低頭自省。
??蘇望廷瞧了長青一眼,以他閱人之廣,自然看得出長青來長安赴道舉,定是想藉此為進身之階,懷有長遠心思,并非那種隱遁山林的清修之人。
??程三五轉眼就將一盆拌麥飯吃完,給自己倒了一碗清水漱口,然后問道:“你們這是準備去見王大首富?”
??“不錯,老程你也一起來。”蘇望廷點頭道。
??“出發,我也去瞧瞧那王大首富是何等樣人!”程三五飽餐一頓,萎靡盡消,立時變得興致勃勃。
??……
??長安除卻百八里坊,人煙最稠密之地,當屬東西二市。其中西市多是來自西域的胡商開行設賣,邸店肆業鱗次櫛比,所售貨物偏向市井平民所需。
??而由于靠近長安城東北那一片達官顯貴的宅第,東市自然也平添三分貴氣,除了有蓄養歌姬舞女的酒肆,也有雕印書籍、織造錦繡這類名貴行當。
??蘇望廷與王元寶相約之地,就在東市東北一隅的放生池旁。此地原本是安頓進京述職官員的客邸,王元寶相中此處能與各地官員往來,于是在寸土寸金的東市角落,造了一座臨水佛寺,水榭樓臺兼具精美與素雅,極是符合信佛卿貴的挑剔格調,因此引得許多官員仕女來此參拜禮佛,順便行放生善事。
??王元寶也算信佛之人,待客大多選址于袛園精舍,長安內外的佛寺尼庵,無一例外全都受過王元寶的供奉,其善名自然經由大小比丘稱頌贊揚,因此還多了個“善財居士”的諢名。
??當蘇望廷一行來到這普濟寺外,經過通報便有僧人主動出門相迎,領著三人直入寺內一間單獨禪房,王大首富正端坐蒲團上,翻動經書,嘴唇開闔、無聲誦念,旁邊有一位黑衣僧人正在煮茶。
??抬眼見蘇望廷來到,白面黑須、面容和善王元寶移開經書,他一襲米白布袍,手執念珠起身道:“蘇掌事來到長安,元寶未能親自相迎,實是罪過。”
??蘇望廷連忙道:“蘇某不過偏鄙小人,不敢勞動王居士大駕。”
??在普濟寺這地方,王元寶不能是老爺、首富這些身份,只能是居士,此人看似神態隨和,但誰也不敢荒廢了規矩。
??“這位是程三五,蘇某得力親隨。”蘇望廷介紹起同行二人:“這一位是長青先生,乃嵩岳伏藏宮達觀真人座下弟子。”
??聽聞達觀真人名頭,王元寶兩眼一亮,眸子掃過,迅速打量長青,并拱手問好:“聽聞達觀真人得陛下召請,將要入宮宣講道法。今日有幸與先生一晤,足見真人仙風雅望。”
??蘇望廷聽到這話,面上若無其事,心里卻是尤為震驚。達觀真人受皇帝召請這么重大的事情,長青居然沒有跟自己透露,莫非是對自己仍不信任?
??長青則拱手道:“師父覺得我閱歷不足,特地命我下山行走,博覽人物、增長見聞,目前正與蘇掌事同行。”
??這話語氣平淡,然而一位將受皇帝召見的仙師,他的弟子自然是最適合結交往來的對象,這樣的人跟著蘇望廷,無疑是大大增添了分量,讓蘇望廷說起話來也有底氣,立刻消除他心中一絲疑慮。
??王元寶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物,即便驚異,也只是在眼中一閃而過,當即讓三人落座,有年輕沙彌端來蒲團。
??“蘇某不才,有一件事物想要供奉給普濟寺,只是目光淺短,不能辨識,唯恐褻瀆菩薩,還請王居士代為評鑒。”蘇望廷手中捧著木匣,內中自然是送給王元寶的禮物。
??在佛寺這種清凈場合,旁邊還有高僧煮茶烹茗,氛圍脫俗,大談送禮實在是煞風景,蘇望廷因此編排出這么一個理由,起碼在場面上能應付過去。
??王元寶表情如常,接過一旁遞來的黑瓷茶盞,置于鼻尖輕嗅一番,隨后才慢條斯理地微笑道:“蘇掌事在西域經營生意多年,想來是不世出的寶物了。”
??“在我佛面前,不敢僭稱寶物。”蘇望廷打開木匣,從中取出綢緞包裹,解開之后露出一個形似缽盂的器皿,看著像是白玉質地,通體無瑕、膩光欲滴,仿佛半輪月光,垂望一眼便覺心頭澄澈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