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七章 韬光养晦-《侯爷贵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庞少保,我是否可以走了?”

    乐松起身,冷笑地问道。

    “慢!”庞籍再考他:“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你可知此话何解?”

    “孔子说:‘君子中庸,小人违背中庸。君于之所以中庸,因君子能随时做到适中,无过、无不及;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,因小人肆无忌惮,专走极端。’”

    “子曰:‘舜其大知也与!’”

    庞籍依旧不敢确定。

    “‘舜好问而好察迩言。隐恶而扬善。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其斯以为舜乎!’”

    乐松再次从容作答。

    “‘自诚明,谓之性。’”

    “‘自明诚谓之教。诚则明矣;明则诚矣。’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如是者,庞籍几乎把《中庸》全书都与他考了个遍。

    无一不通其文,无一不解其义。

    柴楠惊得合不拢嘴巴。

    他不是痴儿。

    他真的不是痴儿!

    只是,他为什么不澄清?

    “中庸之道,于为人处世,大有裨益,也并非枯燥,何以你会没有兴趣?”

    那边厢,庞籍将柴楠的心里话问出。

    “中庸之道,自然是很对庞少保的胃口。”

    “此话何解?”

    乐松眼神里的自傲与不羁,让柴楠心头一颤。

    “这世间之事,若要登峰造极,必须破釜沉舟、义无反顾,但有此志向者,万人中不过一二。能够达成者,更是千万里亦无一。故而,世人推崇甚么中庸之道,美其名曰‘过犹不及’。”

    好!

    柴楠几乎要当场抚掌大赞。

    他细细回味这话,愈发觉得合心意。

    转过神来,才发现乐松早已离开集英殿,只剩个渐远去的背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——“乐松!”

    柴楠小跑了好一会儿,才追上乐松,气喘吁吁地问道:“你为什么要假扮痴儿?”

    “我没有假扮,是你们以为的。”

    乐松一把拨开他拦路的手,神色漠然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柴楠不依不挠,执意要一个答案。

    乐松缓缓侧首,定睛看向他,俊美的脸上,带着讥讽的微笑:“难不成,你竟以为我和你一样?”

    “什么?”

    柴楠错愕反问。

    “‘奸众而忠寡,世之时也;言忠而恶奸,世之表也。’”
    第(2/3)页